經常聽到也看到很多高人的“得水”論法,頗為有趣,其所謂“得水”就是看河流或者馬路上的水是不是流到或者流經門口,如果流到或者經過門口,而且地勢低還能流過來,那就是所謂的“得水”了,為好風水,如果門口由高到低的出去,就是不“得水”沒有風水,如果風水的“得水”,就是這么直白的理解,就算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人也可以搞風水,還要大師何用?理論上的爭辯各說各有理,說幾個事實,此類“秘訣”就沒那么神秘!
如果“得水”是看河流等實水或者馬路所謂的虛水,那住在黃河長江中央肯定能發財超過比爾蓋茨,有人說可能會說,河中央被沖到了,沒風水,那住在湖邊,池塘邊或者孤島等聚集水的地方,總能趕上李嘉誠吧!相反北方很多地方沒那么方便的水域,也沒見水在門前墳前的,一樣富豪輩出,事實面前“秘訣”就是“迷訣”,迷惑自己和迷惑他人的訣竅!
再看如重慶這類的山城還怎么發展?能有幾個有錢的人,山城恐怕要成全國貧困城了!
住在小高層最頂上的那家人肯定窮的叮光響了,除了一樓的人家,恐怕二層以上的人家,水都到不了家里了,連鍋都得揭不開!
還看到有人說,高樓風水,那水(有叫所謂氣者)是從電梯上上下下的把所謂的地氣(或者水)運送上去,那小高層的怎么上去?就算高樓的由電梯搞上去那也留不住?怎么得水?按照這樣的,除了一層能住人,其他層都沒法住人了!很多商用高樓高層辦公的還不得卷鋪蓋走人?
看到很多自我介紹寫的比郭璞、楊公都厲害的大師,動不動就來個“背山面水”就是好風水,面水那就是所謂的“得水”,常識都知道很多長江黃河沿岸的農民比很多城里的人面的水還多還大,按道理那些農民個個“得水”了,個個應該富得流油,但事實如何?
“風水”二字如果是這么直白的解說,那就跟望文生義理解佛法的感嘆一樣:依文解義,三世佛冤!望文生義,風水老祖也冤枉到家了,特別是不自信者,超級喜歡和科學搞親戚,好像不科學一下,風水就不是風水似的,《禪宗鍛煉說第九》云居戒禪師有幾句話雖講佛法當時流弊,但借用其解說一下時下流行的風水現象,也頗為中肯!
或曰:所貴乎禪者,以不立文字,不涉名言,超然獨脫也。今綱宗一立,則名相紛繁?筛駝t,是增人情識,益人知見,而有實法可求也。聰明者,必穿鑿,愚魯者,益懵懂矣。 真悟道者,何貴于此乎?
特別是“綱宗一立,則名相紛繁”一句,跟風水的現象如出一轍,各種風水條文、框架、秘訣琳瑯滿目,紛紛而來,美其名曰:秘訣!導致的結果就是“聰明者,必穿鑿,愚魯者,益懵懂矣”,也就是說聰明的人開始發揮自己的才智,穿鑿附會,大造秘訣,大有千古自己一人的氣勢,半聰明的就聽的稀里糊涂的!如果在易學基礎上了來功夫,“真悟道者,何貴于此乎?”,那些秘訣就不是什么秘訣,規定就不是真理了!佛法都要打破死規定,何況風水,上來就是死套路,不套死自己就是套死他人,于法何益?
曰:諸祖所以立綱宗者,正為此也。主人公禪,自謂無情識,而渾乎情識也。自謂絕知見,而純是知見也。自謂無實法,而認定一機一境,恰墮實法也。有臨濟七事,五宗宗旨,用妙密鉗錘以鉤錐之,料揀之,劃削之,而知見始消,情識始破,實法始忘矣。窮盡萬法,而不留一法,是真直捷。透盡諸門,而不滯一門是真孤峻。徹盡大法小法,一切綱宗而罷除綱宗,是真獨脫。而豈守系驢橛,倚斷貫索,弄無尾巴猢猻之謂哉?
跳開“秘訣”崇拜,從根本入手,“窮盡萬法、透盡諸門”,尤其“徹盡大法小法,一切綱宗而罷除綱宗”一句,對于條文、秘訣、框架、套路的批駁最為有力!如果守著幾條所謂的“秘訣”研究風水,結果就是“守系驢橛,倚斷貫索,弄無尾巴猢猻”!時下流行的研究風水,就如半路殺出程咬金,黑松林鉆出莽李逵,大呼風水和易經無關,或者風水自成一格,實在是小兒做戲,自娛自樂!中國整個傳統文化發展,無由不是《易經》領首,更別說風水一脈,不追源《易經》易理,搞幾個科學、氣象、物理、化學名詞就要歷透風水,無疑是癡人說夢,以妄為常!
譬之行路者,歷九洲四海,遍名山大川而仍歸本處,忘盡途中影子,是真到家矣。又譬之廣學者,窮盡二酉,搜盡四庫,貫穿天祿石渠之藏,而胸不留一字,是謂博通矣。使足未離跬步,而眼空四海,毀天下之行遠者,目未涉經書,而空腹高心,呵天下之讀書者,雖三尺童子,亦知其背謬矣。
研究風水如同佛法之論,宜追本溯源,研究各種條文、框架、套路等但不死套,以不變應萬變,而不是走到哪里都是“龍強虎弱”、“龍門虎門”、“槍煞刀煞角煞”、“背山面水”、“動氣”、“風如何擋,水如何流”之類!理應理論聯系實際,融匯貫穿應用,而非“目未涉經書,而空腹高心”,一味的高談闊論,大談秘訣,自迷又迷人,“雖三尺童子,亦知其背謬矣!!
“風水”一詞只是一個命名而已,就如一個人大名叫堪輿,小名叫風水,再起個外號叫天山也未嘗不可!用老子《道德經》的話說就是“名可名,非常名”,如果看到命名堪輿為風水,就是刮風下雨的風和河水流動的水,藏風聚氣就是藏刮風下雨的風,得水就是得河流的水或者所謂的馬路虛水,那如果換成堪輿這個名字,那又要藏什么堪?得什么輿呢?就如對同一個物品,在不同方言,不同國家的語言,命名是不同的,如果都照表面意思讀,那還怎么全世界溝通?如果按照這樣讀書,那去看道家的書,都栽到溝里去了,看到煉丹用鉛汞,傻乎乎的還真買點鉛和汞去練?那是自己害死的自己,不是道家老祖害死的,鉛汞那只是為了說明修仙煉道的原理,借用的一個比喻而已!就如風水一詞,那只是一個代表堪輿理論的命名符號,其廣闊的內涵就是易理本身,而不是搞氣象、搞空氣、搞風怎么吹那么幼稚,更不是搞水利工程、搞水的流動那么乏味,把風水搞的跟氣象局、水利局似地,更何況還沒人家專業!實為可嘆,結尾一句:“望文生義,幾人到此誤平生,依文解義,三世諸佛都喊冤,照貓畫虎,是人都能成大師”!